专业翻译机构中英文件翻译公司翻译服务报价-广州贯日翻译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投资商务环境与人才外派] 中国改变援助非洲及开发模式

[复制链接]

837

主题

0

好友

37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8:40: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改变援助非洲及开发模式


核心提示:虽然有人批评中国是在以金钱为手段在非洲加强影响力,是“新殖民主义”,但当地对于中国援助的普遍评价却并非负面。

  中国正改变援助非洲及开发模式
  中国正在改变以欧美援助为主导的非洲开发格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访问非洲多个国家。他在访问期间表示,将在今后3年对非洲大陆提供总额约200亿美元的贷款。
  虽然有人批评中国是在以金钱为手段在非洲加强影响力,是“新殖民主义”,但当地对于中国援助的普遍评价却并非负面。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2012年11月开通的高速公路入口处标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金色标志。这条高速公路由中国提供资金,肯尼亚企业负责建设,全长50公里,连接首都与中部地区。而这只是非洲各国宏大构想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从埃及到南非纵贯非洲的公路,从肯尼亚到尼日利亚、从莫桑比克到安哥拉横贯非洲的公路……各国正在各自修建这些道路的不同路段,而它们都是由中国资金所支撑的。
  如今,流向非洲大陆的中国贷款并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习近平此次宣布的贷款规模,折合为每年约70亿美元。这大幅超过了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对非政府援助,仅次于美国。而美国对非援助的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反恐有关的因素。
  文章称,为了追求资源利益回报,中国通过建设当地政府要求的各种项目——从基础设施、总统府到学校——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建设高速公路可以扩大消费市场,还可以保障中国企业的物流网。最近,中国还通过培养人才、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等软性方式,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援助。
  文章认为,与欧美以“给予”为主的方式不同,中国有自己独特的路线。欧美国家将政府援助委托由非政府组织提供,主要关注贫困、教育和保健等领域。
  尼日利亚贸易投资部长阿甘加表示:“欧美的援助对于非洲而言也十分必要。不过,中国的援助考虑到了商业因素,因此直接带来经济增长。”
  包括世界银行在内,欧美援助通常有宏观政策指导,附加有确保援助使用透明度和人权等方面的条件,但是中国却并不干预欧美所重视的内政问题。而且,中国贷款的年限和利息都优于世界银行。几内亚经济和财政国务部长扬萨内评论说:“这让我们没有必要再求助于附加政策条件的世界银行贷款。”
  在过去10年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增长了近20倍,同时,对非投资总额也已经增加至约400亿美元。
  这些贷款中的基础设施项目都交给了中国企业建设,建筑材料等也都来自中国。中国从非洲的进口中将近八成是资源,而向非洲出口的则主要是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
  “正是新的帝国主义妨碍非洲工业化。”尼日利亚央行行长萨努西说。在非洲内部,一些人批评中国仅仅是在买走资源,卖来商品。还有人担心中国帮助独裁政权,并且不透明的资金流动还会滋生腐败。
  不过在当地,大部分人还是给予中国援助以正面评价。非洲开发银行认为:“中国正在对非洲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事实。”
  纳米比亚财政部长阿马蒂拉表示:“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更多地帮助我们培育产业。”他只是对中国派遣工人前往非洲建设项目一事存在不满。
  其他新兴国家也在跟随中国的脚步。巴西正在官民并举地进入非洲大陆,政府对外援助半数提供给非洲国家。与中国一样,巴西在援助时并不附加条件。2011年,印度也宣布要在3年内向非洲提供50亿美元贷款。
  文中指出,那些不属于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国家,特别是有史以来都集中在非洲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将金砖国家看作世界新秩序下的“希望”。
  现在,越来越多的非洲人认为,中国人创造就业机会,转让技术,并向当地经济注入资金。在那些曾经对亚洲巨人最感到害怕的小国,这种变化尤其明显。赞比亚总统迈克尔•萨塔2011年前在野时长期对中国持批评立场,但他一担任总统就改变了自己的调子。他派副总统到北京讨论他的爱国阵线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中国不断加强的存在所带来的其他普遍的担心也被证明是不实的。中国的存在并没有挑起武装冲突。相反,中国时常扮演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苏丹和南苏丹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当两国2012年徘徊在战争边缘的时候,中国与其他大国一道进行了外交干预。
  中国在非洲面临各种挑战
  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报道,中国在非洲也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而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将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它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中非贸易2012年达到2000亿美元,而且近年来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双边贸易关系中存在巨大差别。大约有15个出口能源和矿产的非洲国家对华贸易有很大顺差,而资源不丰富的30多个非洲国家对华贸易则有很大逆差。中国已经发现,这样的关系不可持续,它必须解决与非洲贫穷国家的巨大贸易顺差问题。
  中国政府将发现自己在非洲要解决的其他问题是环境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工人安全以及遵守当地劳动法规等,这也映射出中国国内的一些问题。中国历来在这些方面比较薄弱。
  中国加强与非洲接触及增加其在非洲的存在,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最近几年,几十名中国人在尼日利亚遭绑架,后来获释;几十名中国建筑工人和石油工人在苏丹遭绑架,甚至有工人被杀害。2011年,在利比亚爆发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起义期间,中国不得不撤出在那里的3.6万名人员。
  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非洲一直面临着安全威胁,实际上中国现在面临着同样的威胁。中国会发现它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对非政策与西方有何本质不同?
  据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文章报道,新兴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合作背景是,近年来南南合作充满活力并达到巅峰状态,而南北合作却引发疑虑,因为近年来南北合作体现为歧视性援助、非洲国家过于沉重的外债负担以及自称为非洲捐助人的国家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与其他列强有着质的区别。
  中国不会为合作附加条件
  文章说,经济扩张和软实力相结合是中国在非洲的一大优势,是非洲国家的机遇,也是令西方国家产生不信任和猜疑的原因。
  因此,与中国这样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呈现出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提供了找到与西方主导的历史不同的交流合作模式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非洲各国政府如何保护本国人民,确保几个世纪以来的掠夺史不会重演,这是一大挑战。
  中国对非洲大陆的政策受到对外政策传统支柱的指导,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使得中国能够跨越道德屏障,与那些因为侵犯人权而受到国际谴责以及政治行为在主要国际论坛上受到质疑的国家保持长期的联系。因此,对这些历史原则的遵守使得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有别于西方的政策,中国不会为合作附加条件。
  中国在非洲积极的经济活动体现在分布于49个国家的720多个重要项目。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投资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或投资项目。有专家指出,2000年以来,中国在非洲取得了长足进步,赢得了大部分统治阶层的信任,成为很多非洲国家的主要捐助国和贸易伙伴。
  在政治和外交领域,关系基石是多边论坛上的行动协调,为此中国的支持对于推动尼日利亚和南非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参与非洲的维和行动。中国对非洲和平的承诺,以及中国投资者愿意在西方企业无法接受的当地环境下工作的趋势是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有利于中国在非洲存在的因素。中国不干涉某些非洲政府执政方式的政治意愿,以及饱受指责的向被西方看作敌人的政府出售武器的做法,是中国与非洲之间关系的另一个魅力因素,有利于巩固以经贸关系为主的双边关系。
  中国进入非洲大陆的优势
  文章指出,与中国这样的国家发展关系使非洲有可能超越与西方国家及其主要机构之间这种有附加条件的关系。但中国为此必须要“打破”现行的合作体制框架,提供超越纯粹的经贸关系的框架。
  专家指出,30年来非洲国家之所以接受中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北对话的失败。在此之前,西方为非洲选择了一个发展模式,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模式是错误的,因为它建立在模仿西方工业化的基础之上,是完全无视非洲的农业特性的。相反,中非合作论坛至少在纸面上体现了中国执政者和企业家在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承诺。
  除此以外,与西方相比,中国进入非洲大陆还拥有如下优势:首先,没有在非洲殖民的历史是使中国具备一定操作空间的主要因素,因为中国在似乎抗拒任何新殖民倾向的非洲伙伴之间享有信任。
  其次,中国的非洲战略在提供援助方面没有大家长或卫道士的逻辑。但这一倾向也遭到严重质疑,认为这是“石油外交”,不是对非洲的发展真正感兴趣。
  第三点,但也可能是中国进军非洲的基础,即西方几乎抛弃了非洲,非洲国家也感到自己只能听天由命。以法非关系恶化为标志的这一空白推动了中国的角色上升。
  总而言之,中国在经济方面的结构性需要加之非洲和西方关系的恶化,形成了一个对中国更有利的环境。对非洲而言,这种关系也会是有益的,但随着中国根据自身需求,逐步与某些地区建立起有利的关系,中非关系的局限性也会逐步显现出来。
  非洲积极看待中国的发展
  非洲国家积极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发展。但这种关系对非洲不仅意味着不同以往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文章认为,非洲国家作为提高人民福利的计划的主要制定者,需要考虑同中国的关系不能仅限于将非洲作为原材料产地和中国劳动力与资本的接收方。在长期内必须制定计划,应对当地加工这些天然产品的技术和手段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整个大陆的角度来思考同中国的关系,也就是说,需要制定一项非洲国家的共同战略,真正保障非洲大陆的所有地区都能受益,而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地。
  此外,必须采取协调行动,保护非洲免受中国和西方非洲贸易控制权争夺战的影响。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手机版|同声传译|翻译公司|证件翻译|en-ch Inc.

GMT+8, 2023-8-22 06:28 , Processed in 0.0626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